刘文典-人物生平

刘文典,安徽怀宁人。原名文聪,字叔雅。

1
13

求学经历

刘文典,原名文骢,字叔雅,曾用名刘天民、刘平子等。1891年(一说1889年)12月生于安徽合肥,幼年读私塾,并随美国基督教会医院教士学英文、生物学,这是他第一遭与西洋文明接触,对近世科学有了初步的认知。1905年,入安徽公学读书,师从陈独秀、刘师培、谢无量等人。陈独秀赞誉他为“三百年中第一个人”,刘师培则将之喊到家中去读书。1908年底,刘文典赴日留学。在此期间,潜心攻读日本丘浅次郎、德国海克尔等生物哲学名家的著作。 1910年,刘文典经人介绍结识章太炎,遂成为章门弟子,随之演习经学、小学。在刘文典的一生中,陈独秀、刘师培与章太炎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为他后来的学术人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13

热血青春

1906年,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刘文典的合肥同乡吴旸谷回国发展会员,刘文典毫不犹豫就决定加盟了,“我自幼从刘申叔先生读书,习闻所谓‘内夏外夷’的‘春秋大义’,所以一听见东京成立同盟会,有人回国收揽会员,就争先加入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时在日本求学的刘文典返回上海,任上海《民立报》主笔兼同盟会中部总会评议员范鸿仙秘书。1912年初,正式加盟《民立报》,任编辑兼英、日文翻译,以“刘天民”“天民”为笔名,为共和革命摇旗呐喊。

3
13

追随孙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成功后,袁世凯借机攫取政权,并逐步暴露称帝野心,引起宋教仁、范鸿仙、刘文典等革命党人的“口诛笔伐”。1913年8月14日,袁世凯发布临时大总统令,通缉革命党人。9月10日,刘文典避难日本东京,化名“刘平子”,与范鸿仙等人来往密切,继续革命活动。后追随孙中山,加盟中华革命党,任党部英文秘书。 流亡日本期间,革命党人救亡与启蒙并重,一边秘密联络革命事宜,一边通过为报刊撰稿等途径,继续反对复辟帝制,讴歌自由民主。刘文典积极参与其间,为《甲寅》、《青年杂志》、《新中华》等杂志撰稿,译介西方先进思想、政治革新等情形。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刘文典系“新青年群体”首批重要作者之一。1915年12月起,刘文典先后在上海《新中华》杂志上发表《英法革政始末》《意大利革政始末》等文,“述列邦之往迹,召吾国之来兹”。

4
13

北大十年

在蔡元培、陈独秀等人的引荐下,胡适、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杨昌济、李大钊、程演生、王星拱、刘文典等《新青年》重要作者陆续进入北大,形成新的学术群体集结。刘文典担任北大理预科教授兼文预科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教员。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被捕者数十人,且以北大学生居多。在此期间,各方积极营救,刘文典曾与马寅初、马叙伦等人在北大沙滩红楼“守夜”,保护学生安全。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刘文典等人积极参与营救。陈独秀出狱后,一度藏匿于刘文典家中。

5
13

北大十年

五四运动以后,蔡晓舟等一批关心安徽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四方奔走,呼吁创办安徽大学。从最初动议到刘文典接手筹办,历时六年,几度搁浅,终成现实。1927年9月,刘文典等十一位知名人士应安徽省政府之聘,组成“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主持筹备工作。

6
13

清华任教

1928年8月17日,国民政府决议清华改为国立大学,同时任命罗家伦为校长。1929年2月,应罗家伦聘请,刘文典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同时在北大兼职授课。1931年8月,根据清华专任教授休假规定,朱自清赴欧游学,刘文典受聘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在清华任教期间,刘文典渐入学术佳境,致力于古籍校勘工作,与陈寅恪、吴宓、朱自清等交谊甚笃。 1934年,刘文典宣布“费十年精力,著成《庄子补正》十卷”。陈寅恪为此书作序,称赞“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此书为刘文典代表作之一。

7
13

爱国赤子心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国民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刘文典积极主张抗战,并通过演讲、撰文、译书等方式,提醒国人,提醒国人日本“举国一致,定要吞并中国和亚细亚洲,以尽大和民族的天职,实现‘王道正直’的大理想”。 1932年,刘文典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上连发两篇长文,以自己几十年来对日本的观察,引导国人理性、全面地认识日本、日本人和日本侵略。1932年,刘文典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上连发两篇长文,以自己几十年来对日本的观察,引导国人理性、全面地认识日本、日本人和日本侵略。

8
13

联大风云

1938年5月22日,在叶企孙等人协助下,受到日本人监视的刘文典经天津、香港、安南(今越南),辗转到达西南联大文学院所在地

——云南蒙自。1938年8月23日,蒙自分校课程结束,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师生迁回昆明。刘文典寓所多次被炸,避居乡村,每次入城,徒行数里,备尝艰辛。 在西南联大期间,刘文典先后开设各类课程近十门,包括《庄子》选读、《文选》选读、温飞卿、李商隐诗歌、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元遗山研究、吴梅村研究等。课余则投身学术演讲或学术研究,在《庄子》、《大唐西域记》、《慈恩大师传》等著作的校勘方面均有斩获。西南联大曾经兴起过一阵“《红楼》热”,教授们纷纷“开讲《红楼》”,但大家最后公认是刘文典和吴宓讲演得最好,最轰动。

9
13

忧国忧民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刘文典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战事的动态与变化,尤其是对中国军队在物质困乏的情况下“愈战愈强,屡次大捷”倍感振奋。这一时期,刘文典写下了大量讴赞军人或战事的诗词作品,颇为显目。 从1942年10月到1946年5月,云南各类报刊上陆续出现刘文典撰写的政论文章,多为关于日本问题、太平洋战争以及国内局势的观察与思考,坚信“中国必胜”,鼓舞民众士气。1944年3月30日、31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一文,主张等日本败后,中国政府一不向日本索要赔款,二不要求日本割地,但是在国家主权、民族大义上,却不能有丝毫的退让,显示出处理战后问题及国际关系的远见卓识。

10
13

受聘云大

1943年11月,经陈寅恪推荐、熊庆来邀请,刘文典正式成为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先后担任“龙氏讲座”讲席教授、文史研究室主任等职。云大期间,刘文典学术地位日趋上升,被誉为“国宝”级教授。任职国立云南大学期间,刘文典是开课最多的教授之一,有《文选学》《校勘学》《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庄子研究》《淮南子研究》《文心雕龙》《史通》《文赋》《历代韵文》《杜诗研究》《读书指导》《温李诗》等十几门,堪称“教授界的徽骆驼”。

11
13

第二个“学术春天”

凭借渊深的学识和张扬的个性,刘文典不仅在学校里深受尊重,而且在社会各界均有较高的声望,被尊为“文学泰斗”,经常受邀主办各种讲座,并成为政界、军界人士的“座上宾”。 1948年底,胡适帮助国民党实施“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刘文典即在考虑名单之列。但刘文典却婉言谢绝,决意留在云大,共同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先后担任云大科学研究会委员、云大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迎来生命中的第二个“学术春天”。1956年,刘文典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云南省文科唯一一个)。

12
13

社会主义的教授

1956年1月10日,刘文典被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作为32名专家代表之一获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在京开会期间,刘文典多次积极建言献策,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贡献智慧,“立志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教授”。 1956年5月,经许德珩、曲仲湘介绍,刘文典加入九三学社,与曲仲湘、方国瑜、秦瓒等人创建九三学社中央直属云南大学小组。

13
13

与世长辞

1958年7月15日,刘文典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辞世。一年后,归葬安徽省怀宁县总铺高家山(今属安庆市宜秀区),坟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