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迁建(1949-1958)

1949年4月安庆解放后,国立安徽大学师生共推外语系主任郑启愚为校务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靳树鸿为首席军代表、黎洪模为副代表接管国立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5日,根据中共华东局教育部指示,国立安徽大学顺利从安徽迁到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正式成立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杰。全校共设12个系14个专业,在校学生732人,教师150人。安徽大学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

1
19

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安徽大学

1949年4月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安徽大学。

2
19

1949-1950年芜湖赭山安徽大学校门

1949-1950年芜湖赭山安徽大学校门

3
19

安徽大学1952年校门

安徽大学1952年校门

4
19

华东军政委员会通令转发《关于高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华东军政委员会通令转发《关于高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安徽大学划归华东区教育部管理。

5
19

安徽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名单

安徽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名单。

6
19

华东区高校院系调整后学校名称表

华东区高校院系调整后学校名称表。

7
19

艺术系、土木系并入南京大学的批复

1950年,艺术系、土木系并入南京大学的批复。

8
19

华东区教育部关于同意将我校史地系改为历史系的批复

1951年7月,华东区教育部关于同意将我校史地系改为历史系的批复。

9
19

图书杂志移交清册封面

1952年9月,我校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图为图书杂志移交清册封面。

10
19

安徽大学党委印章正式启用

1952年10月15日,安徽大学党委印章正式启用。

11
19

安徽大学关于借聘省农林厅吴廊民来校任教的报告

1953年安徽大学关于借聘省农林厅吴廊民来校任教的报告。

12
19

1951年安徽大学校区简图

1951年,中共安徽省委任命项南、戈华、方向明、郑英年、张佐文5人组成安徽大学党委,项南为校党委书记。 1952年2月,安徽大学遵照教育部决定,改行校长制,许杰出任安徽大学校长。

13
19

安徽大学校徽

安徽大学先后经历了三次院系调整。第一次在1950年9月,土木系及艺术系调整并入南京大学。第二次在1952年9月,依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先后调入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教师5人、学生2人;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蚕桑专修科教工28人,学生20人。由原皖北文艺干校、巢县黄麓师专和皖南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也并入安徽大学,成为师范专科部。同时,经济系调往复旦大学,园艺系调往浙江农学院,法律系调往华东政法学院。调整后的安徽大学分为师范、农学二院。农学院设农学系、林学系、林业专修科、茶叶专修科、蚕桑专修科及中等林业技术班。1953年暑假,学校又对部分系科进行了第三次调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三年级学生调入本校化学系,本校数学系、教育系、历史系三年级学生调往华东师范大学。

14
19

项南同志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时留影

项南同志1952年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时留影。

15
19

王郁昭同志任安徽大学校务委员、校办主任时留影

王郁昭同志1952年任安徽大学校务委员、校办主任时留影。

16
19

中共安徽省委对在我省建立综合大学给中央的电报

1956年,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省会合肥建设综合大学,当时拟定校名为合肥大学。1958年7月5日,国务院第七次会议决定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同志兼任校长,张行言、孙陶林任副校长。同年7月21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成立合肥大学党委,由张行言任书记,原解放军南京军区师范学校政委方志明任第一副书记。图为1956年5月20日,中共安徽省委对在我省建立综合大学给中央的电报。

17
19

周恩来任命张行言为我校副校长的任命书

1958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张行言为我校副校长的任命书。

18
19

毛泽东主席在合肥稻香楼西苑亲笔为我校题写校名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校长曾希圣在汇报工作时恳请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主席欣然应允,展纸挥毫,一连写下四幅“安徽大学”,并给曾希圣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第二天,曾希圣接到信和题字后,很快将这一喜讯转告张行言,并请他按照毛主席的嘱咐,从四幅选择一幅最好的“安徽大学”题字作为我校校名。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学校决定把9月16日定为安徽大学校庆日。

19
19

毛泽东主席在合肥稻香楼西苑亲笔为我校题写的校名

毛泽东主席在合肥稻香楼西苑亲笔为我校题写的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