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联大风云

1937年7月,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一学期后,长沙局势趋紧,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
20

西南联大大门

西南联合大学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艰难困苦,弦歌不辍,大师辈出。图为西南联大大门。

2
20

梅贻琦肖像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主持校政,居功至伟。

3
20

歌胪士洋行(西南联大教授宿舍)

歌胪士洋行,原为希腊人开设,后歇业。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迁往蒙自后,合并为"文法学院“。将歌胪士洋行作为教授宿舍,刘文典、闯一多、陈寅恪、陈岱孙、陈序经等十余人皆住于此。

4
20

刘文典致梅贻琦函陈述当初南下初衷

1944年,刘文典致梅贻琦函陈述当初南下初衷: "往岁浮海南奔,实抱有牺牲性命之决心。”

5
20

刘文典写于南下途中的诗

刘文典写于南下途中的诗

6
20

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

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

7
20

刘文典曾致信胡适笑称:"敌机空袭颇有益于昆明人之健康"。

1938年9月28日,日军首次对昆明进行空袭,“跑警报”成为昆明人的”家常使饭“。1941年,刘文典曾致信胡适笑称:”敌机空袭颇有益于昆明人之健康“。

8
20

刘文典暂存于香港大学的六百余册藏书遭日军劫掠,后不知下落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刘文典暂存于香港大学的六百余册藏书遭日军劫掠,后不知下落。经刘文典家人经年追寻,近年在台北科技大学发现此批藏书。

9
20

刘文典避居官渡图

1941年夏,刘文典在昆明寓所为日军炮火所毁,移居官渡镇,借住李姓村民家中。图为刘文典避居官渡图。

10
20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时期的课表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时期的课表

11
20

刘文典与吴宓研讨《大唐西域记》有关学术问题的批语

刘文典与吴宓研讨《大唐西域记》有关学术问题的批语

12
20

刘文典所绘饥鼠

西南联大时期,生活条件艰苦,家中书籍多为饥鼠所咬。刘文典索性在书边戏绘饥鼠,苦中作乐。

13
20

西南联大毕业生郑临川整理出刘文典"温李诗"课程笔记

1985年,西南联大毕业生郑临川整理出刘文典”温李诗“课程笔记,以《先师谈诗录》为题,刊于《名作欣赏》之上,可窥当年刘文典授课时的特有风采。

14
20

图为《云南日报》关于刘文典演讲《红楼梦》的报道

1940年到1942年之间,西南联大曾经兴起过一阵”《红楼》热“,教授们纷纷开讲《红楼》,但大家最后公认刘文典和吴宓讲得最好,最轰动。图为《云南日报》关于刘文典演讲《红楼梦》的报道。

15
20

刘文典诗稿《初闯倭寇败绩》《滇越道中和寅恪》

刘文典诗稿《初闯倭寇败绩》《滇越道中和寅恪》

16
20

刘文典所撰《唐淮源将军庙碑》

刘文典所撰《唐淮源将军庙碑》,颂赞在中条山与日军抗争时宁可自戕、不愿投降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

17
20

刘文典以“学稼轩随笔”名义发表的学术掌故,抒幽怀,发感慨

刘文典以“学稼轩随笔”名义发表的学术掌故,抒幽怀,发感慨。”学稼轩“是他南渡后的书斋名,取效仿辛弃疾在金人入侵后宁可四海南奔不愿屈服之意。

18
20

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中国的精神文明》一文

1942年10月4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中国的精神文明》一文,认为战争拼的不是武器,不是科技,而是人的心,人的精神思想。

19
20

刘文典在《云南日报》上发表《对日本应有的认识和觉悟》一文

1942年11月27日、28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上发表《对日本应有的认识和觉悟》一文,从历史的角度深层次剖析日本侵华的真实动机,认为抗日不能一味依赖英美联军,而要"全靠我们中国人流血流汗" 。

20
20

刘文典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一文

1944年3月30日、31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一文,主张等日本败后,中国政府一不向日本索要赔款,二不要求日本割地,但是在国家主权、民族大义上,却不能有丝毫的退让,”务必要连最初丧失的琉球也都收回来“,显示出处理战后问题及国际关系的远见卓识。